中国校园代理网

伦敦奥运“激励一代人” 中国体育再出发

2012-7-28 16:15:23

大学生创业】伦敦街头,总有双层大巴从身旁轰然驶过,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伦敦八分钟”仿佛又回到眼前。四年前,代表着伦敦风情的双层大巴开进“鸟巢”,开启了世人对奥运会新的期待。四年前的北京,中国体育则攀上了空前高峰。盛会落幕也意味着新的悬念浮现,奥运会的魅力正在于此。如今,又到了新的悬念揭晓的时刻。金牌和精神如何辉映,精英与大众怎样互动,在伦敦,中国体育代表团提出的四项参赛目标,是对既往“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目标的进一步阐释,也道出中国体育在新的发展周期思索和努力的方向。

排位之争

大赛之前“降温”不是刻意示弱。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肖天表示,从过去的五届奥运会看,当东道主成为非东道主后,金牌和奖牌数大致会下降30%左右,这是奥运会的规律。如果以此推断,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51金的中国代表团,能够在伦敦拿下35―40金,当属正常。

不必用北京的战绩来衡量伦敦,但也不必担心中国代表团战绩会“大起大伏”。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已经是可以左右格局的重要力量。肖天说:“(金牌数)还能像北京那样,难度非常大。不过我们有信心在已有(优势)项目上争取最好成绩。”

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举重、体操,这几个优势项目构成了中国“金牌库”的主体,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自1984年重返夏季奥运会以来,用近30年时间积累起的底气。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今天的伦敦,中国体育代表团经历了8次奥运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初登奥运舞台的中国,有石破天惊的惊喜,也有急速下滑的失意,尚处磨合期。第二阶段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这是中国体育的稳定增长期,“力争第二集团前列”是主要目标。第三阶段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当中国体育首次“一览众山小”之后,奥运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人们预测伦敦的榜首之争将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展开,但如今的世界体坛已不会再有一家独大的局面,除了俄罗斯、德国等传统强国,东道主英国、澳大利亚等代表团也都有各自的王牌。金牌分流、诸强并起的格局,也许会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人们关心中国代表团的走势,也要对中国健儿的实力有一份自信。

结构之思

当中国体育成为奥运会的重量级成员时,最重要的变化也许不在于奥运奖牌榜的位次移动,而在于对目标的重新定位。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目标。这意味着,金牌不再是衡量体育发展的唯一指标和评价主轴。“体育强国”的定义涵盖宽泛,大众体育的开展状况,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职业体育的成熟体系等等,体育的发展呈现复合型趋势,需要更紧密地同社会发展、大众生活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