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万人、280万人、338万人:这三个数字分别为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总人口数、丹麦就业人口总数和新西兰全国总人口数。无独有偶,这组数字恰是中国2003—2005年,每年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总数。如何让如此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在短时期内拥有工作岗位,绝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教育部应对这一难题的原则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而不少毕业生都选择到收入稳固、三证齐全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公司工作。无疑,都往这些单位挤,就是挤破头也不能解决好问题。就拿我省高校毕业生来说吧,2004年为13万人,今年达到近15万人。而根据福建省人事厅调配处提供的数据,当前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仅占人才总需求的20%。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除了企盼用人单位的青睐外,还有没有其他道路可走?有!自主创业就是其中的一条路。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一些大学生创业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
关于创业经营中的风险,其中一项,就是保险的购买,一些基本的保险创业者最好是能买了,这样以后除了意外对于创业者来说损失就不会太大。
我的一个朋友,经营一家商铺,晚上守店的小姑娘被人破门强***并杀害,虽然破了案,但赔偿的还是我的朋友,结果也导致商铺关门。所以对于员工人身险这一块,一定要买,这是对公司负责对员工负责,并且费用并不高,一年几百元/人,除了国家的社保,还有很多的商业险可选择。至于财产险,对于货值价值大的商品,就必须要买,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治安环境,这个也是几百元保费一年就可保几十万财产,也是必要的。我所在的企业,一共有近百家连锁商铺,每年发生的盗抢案(白天赤******的抢劫)货值近百万,没有保险赔偿不可想象。另外大家每天读报社会新闻,这一类的案例比比偕是。
安防设施也需要。
虽然买了保险对公司财产有所保障,但保险并非百分百赔偿,并且核保、索赔时间长,事情出多了保费也会升高。
在创业选择品牌或服务时,不妨把目光投向别的新潮行业。
了解自身弱点,瞄准缝隙市场小本创业者与大企业相比,硬碰硬肯定吃大亏。但小本创业者只要充分发挥灵活多变、更新更快的特点,瞄准这些缝隙和边角市场,见缝插针,努力在某一细分市场做大做强,做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曰“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小本经营者是兔子,反应灵敏,而大企业是大象或骆驼,反应厢对迟钝,决策缓慢。当出现“旱情”或者“水灾”,后者在召开股东大会讨论是否“资舟”或“资车”时,胯下露出的“缝隙”是非常大的,这无疑给了善于“投资”的兔子们最好的生存和成长的空间。创业梦工厂薄利可多销,有钱大家赚“三分利饱饭,七分利饿死人”利润微薄,但容易在价格上形成优势,从而靠销量占优势来弥补价格上造成的损失,有许多小本创业者总是为了“七分利”欺客,最终让本来很有前途的生意变成了“短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