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代理网 / 政策导读 / 正文
电子商务进校园 校园代理成焦点
人们习惯把大学校园叫做象牙塔,因为它不仅是用文化和知识熏陶人才的集训地,还是学生们集聚学习、生活的大本营。而它蕴藏的学生衣食住行的旺盛需求一早就被网商盯上,在网络购物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时候,发展网购代理、达人发帖、微博转载等方式让高校成了网商加大力度争抢的诱人蛋糕。
网络商家 也相中“校园代理”啦?
小林是一名大二学生,爱漂亮的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在网上买衣服,这次的网购体验让她充满了惊喜。以前物流公司总是在白天配送包裹,送快递的大叔在学校门口停车,小林需要跑很远才能取到,而手机传来的 “嗡嗡”震动声让正在上课的她想接又不敢接。而这次,小林却在没有课的傍晚接到了快递电话,而且她不需要走出房门,在宿舍里足不出户就收到了这份真正意义上的“特快专递”。
和小林遇到的情况类似,近期,很多学生包括高校的教职工在网购各类书籍、创意用品时也享受到了这种“送货上门”的特殊待遇。而负责将这些商品送上门的人就是校园代理,是网商在各个高校校园中招募的学生“帮手”。
校园代理风靡 学生商家双双获利
其实在高校中,“校园代理”不是一个新词儿。随着高校的扩招,近两年在校学生的人数也成倍增加,全国一般规模的大学人数平均在8000左右,而天津的几所综合大学在校生人数均达到2万以上。在这里,学生们的吃穿用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于是商家开始关注校园这个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校园代理”也随之诞生。
简言之,“校园代理”的销售方式就是根据代理双方达成的协议,由学生代理销售商家的商品和服务。像英语期刊、四六级学习班,甚至连经营化妆品、生活用品等的厂商和小公司都会在校园中招募学生做代理,通过上门推销的方式将商品介绍到学生中间,扩大销量。这期间,不仅商家推广了自己的商品,学生还根据自己的销售业绩拿到了提成,双方得益让这种商品推广的方式在经过短暂试水后迅速地壮大起来,并成为学生勤工俭学和商家开垦、耕耘学生市场的重要推广方式。
学生销售 变身“上门管家”
据一项网站调查显示,我国网购消费者年龄在18~24岁的参与网购的比例最高,达到43.6%。而这一段人生,对很多人来说正好是大学的青葱岁月。
而网购的校园代理,是购物网站逐渐深入大学校园的又一方式。网购校园代理是购物网站在大学校园中招募的服务人员,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校园中所有在这个网站购买的商品汇总在一起,分别送到每个订购者的宿舍中。另外根据网站对校园代理的不同要求,他们的工作不仅包括上门退换货品,还有在学生群体中传递网商活动的信息以及品牌在校园的宣传推广等等。
在很多地处偏僻的大学城里,学校对非教职工车辆出入都有很严格的控制,因此很多快递公司不能进入校园,学生要想取得快递就要走到校园门口。而有些能驶进学校的车也是在食堂等公共集散地停留,只有有限的同学距离较近,而大部分同学取快递都不甚方便。校园代理在这里就派上了用场,他们不仅会约定时间把商品送上门,而且在退换货时也可以把物品代为退还,免去了学生与网商的交涉,在网购的贴吧和论坛里,很多学生都对这种上门服务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觉得它亲切又便利。